很多從事液體菌種的朋友會問這個問題:搖瓶菌種需要檢測嗎?,以下是菇行天下的觀點:,搖瓶菌種是不需要檢測的,母種→搖瓶菌種→發酵罐,搖瓶菌種在液體菌種工藝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必須做到有100%的把握才能做好液體菌種。,菇行天下告訴你,你是在懷疑自己,是在懷疑自己技術,是對自己沒有信心。,菇行天下反覆強調過,液體菌種和固體菌種不同,發酵罐是允許有一定的染菌率的,但是我們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將染菌的發酵罐檢測出來,杜絕將污染的發酵罐液體菌種接到生產中。但是母種、和搖瓶菌種是不允許有一點感染的,是不允許有一瓶感染的。,這是液體菌種和固體菌種相比最大的不同,原種有個別感染,嚴格的挑雜后,還是可以使用的,固體菌種工藝下,哪一個工廠沒有挑雜的工作呢?,但是如果搖瓶菌種還需要挑雜的話,那就說明問題了。,菇行天下說到這裏,也許很多人就知道了自己的發酵罐為什麼總是染菌了吧!,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菇行天下食用菌微信公眾號:guxingtianxia-li,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果不考慮搖瓶菌種要轉接到發酵罐中,搖瓶菌種有兩種檢測方法:,1、經驗判斷法:觀察搖瓶菌種的菌球形態、大小、顏色、濃度等是否正常。,2、取樣法:在無菌環境下,打開搖瓶,取樣,培養。,第二種:取樣法,單純的檢測搖瓶菌種是可以的,但是搖瓶菌種是要接給發酵罐的,搖瓶菌種在打開棉塞取樣的過程中存在極大的風險,你可以說這是在無菌操作下進行的,那麼,菇行天下問你,母種不也是在無菌環境下接入到搖瓶菌種培養基中的嗎?那你還在懷疑什麼呢?,第一種:經驗判斷法,如果你做的搖瓶菌種從外觀開起來就能發現渾濁、感染細菌,那麼說明你的技術存在很大問題,這就不是能夠通過檢測而解決的問題了,而要去找到搖瓶菌種為什麼會染菌,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昨天一位微信朋友用語音給菇行天下留言,雖然只是很短的一句話,但是卻反映了很多食用菌初學者的錯誤心態,這位朋友問菇行天下有沒有具有下面四點的食用菌品種,給他推薦一下:,1、投資小點,2、效益好點,2、效益好點,曾幾何時,一些食用菌的品種,只要你有貨,價格隨你要。遺憾的是,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幾乎所有的食用菌的品種都是正常的利潤,效益取決於多種因素,技術、生產、市場、銷售等缺一不可,只要有一個環節做不到位,預期的利潤就會消失了。,在準備投資食用菌時,要有充分的準備,現在已經沒有絕對效益好的品種了,要明確做食用菌的效益來自哪裡!,3、技術成熟點,對於剛進入食用菌行業的朋友,選擇技術比較成熟的品種是正確的,但是這樣的品種必然是大量栽培的常規品種,常規品種必然只是常規的利潤了,在某種程度上說技術的難度和利潤成正比,技術難度越大,利潤越高。,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QQ:3140797309,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栽培食用菌,品種的選擇的確非常重要,但是要建立在自己的技術、市場調查、資金情況等綜合的分析才能確定哪一個品種適合自己,而不是向這位朋友一樣寄希望於找到這樣神奇的品種,否則註定會失敗!,,風險小點的品種,也是技術比較成熟的常規品種,但對於新手來說,風險並不在於此,污染、病害、爛市等都是隨時可能出現的風險,因此不存在絕對風險小的品種,食用菌新手必須要明確從事食用菌的風險來自哪裡。,並不是技術難度高的品種才有風險,栽培食用菌的風險對於每個人是不一樣的,風險是不能規避的,只有面對風險,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戰勝風險。,菇行天下食用菌微信公眾號:guxingtianxia-li,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但對於食用菌新手來說,菇行天下是不建議選擇技術難度較大的品種,建議還是選擇技術比較成熟的品種,除非你做好長時間摸索技術,沒有收入的準備。,4、風險小點,3、技術成熟點,4、風險小點,會有這樣的食用菌品種嗎?如果有,菇行天下一定也會自己做了啊!,1、投資小點,所以,現在進入食用菌行業的朋友一定不要寄希望於投資小,的確可以投資小,投資個幾千元也可以起步,但是這種規模是無法產生效益的,就連你自己的工資都出來不來。,食用菌已經不是以前可以說成是投資少的項目了,以東北為例,兩棟一年四季可以出菇的暖棚就要十幾二十萬了,再加上裝袋機、滅菌鍋、菌種設備、以及原材料的投入,加一起也要幾十萬的投入,幾十萬,對於剛入門的朋友也不算是投資小了。更不要說動輒幾百上千萬的工廠化了。,
很多年前就有這樣一種說法,提高培養基pH值到8左右,能夠降低污染率。,理由是雜菌都是喜歡在偏酸性的環境下生長,而菌絲也可以在偏鹼性的環境下生長,創造一個即可讓菌絲正常生長,卻對雜菌有抑制的培養基環境。,,食用菌菌絲大多喜歡在偏酸的環境下生長,一般滅菌后的pH值在6-6.5最合適,如果滅菌后的pH值達到7.5以上,菌絲的萌發和生長就會受到影響,食用菌生產就是要為菌絲創造最佳的環境條件。,以滅菌后的pH值為準,調整滅菌溫度的PH值,保證滅菌后的PH值,為菌絲生長創造最佳的生長條件。,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QQ:3140797309,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菇行天下食用菌微信公眾號:guxingtianxia-li,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這種說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實際已經遠遠跟不上食用菌行業的發展了。,適當提高pH值減少污染率的說法,至少有三十年的歷史了,那時大多採用生料或者發酵料栽培,即使採用熟料的方式,滅菌鍋也全部都是簡易的滅菌灶,接種、培養等環節也是非常的簡陋。,而食用菌行業發展到今天,高壓滅菌鍋,層流罩,臭氧機、凈化室等已經廣泛使用了,即使菇農方式生產也都有一定的設施做保障了。,這時,如果還是按照之前提高pH值的方法來防治污染就會帶來負面的影響。,而現在,先進的裝袋機和滅菌鍋,滅菌前後的pH值就不一定有那麼大的變化了。,以前,大家要求滅菌前的pH值達到8 ,那時裝袋慢,滅菌時間長,隨着裝袋和滅菌,最後滅菌后pH值還是會降到7以下。,
玉米秸稈可以栽培哪些食用菌?,這是一個很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大多數人提出這個問題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1、出於利用廢棄玉米秸稈的原因,防止焚燒秸稈造成環境污染,並能為农民帶來一定的效益。,食用菌生產最終的目的獲得很好的收益,如果目的是利用玉米秸稈而栽培食用菌,一定要先知道玉米秸稈適合栽培哪些食用菌,否則即使短時間利用了玉米秸稈,項目也不會長久的維持下去。,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菇行天下食用菌微信公眾號:guxingtianxia-li,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2、出於降低食用菌生產成本的原因,玉米秸稈的價格較低,想用較低的生產成本賺取更多的利潤。,,首先,我們要清楚玉米秸稈的營養成分:玉米秸稈干物質中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粗蛋白、0.5%左右的脂肪。,玉米秸稈的營養和物理性狀決定了玉米秸稈只適合栽培草腐菌,如雙孢菇、大球蓋、草菇、雞腿菇等這一類純草腐菌。,食用菌栽培中,一味的想在原材料和配方上降低成本是錯誤的,菇來自哪裡,菇來自原材料和一個合理的配方,培養基的營養不足,產量自然不會高。因此,用一些價格低廉的原材料菇行天下是不建議的,這一類原材料除了玉米秸稈還有稻草、稻殼、松樹木屑等。,而不適合栽培金針菇、杏鮑菇、平菇等木腐菌,這一類的木腐菌經過長時間的人工栽培之後,在玉米芯、棉籽殼、木屑等為主料的培養基上已經達到了很高的轉化率,如果用玉米秸稈栽培這一類木腐菌做原材料,出菇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產量會降低很多,而人工、滅菌成本、電費等成本是一樣的,所以整體效益會低很多。,
收多收少在管理,有種無收在菌種!,隨着中國瓶栽金針菇栽培技術的提高,金針菇菌種對生產的影響就越大,有了優良的金針菇菌種是獲得高產穩產的基礎,和其他品種一樣金針菇菌種也面臨着退化的問題,作為食用菌技術員一方面要盡量延緩退化,一方面也要盡量提前判斷出菌種出現退化,及時更換菌種。,,那麼問題就來了,如何判斷金針菇菌種是否退化呢?,菇行天下總結出以下十點異常現象,其中一種比較嚴重或者出現三種以上,就意味着可能出現了金針菇菌種退化。,菇行天下微信:13674230281(手機號),微信搜索:菇行天下,關注菇行天下微信公眾號。,快手搜索:菇行天下(guxingtianxia),關注菇行天下快手號,每晚八點直播。,
這一點,希望能夠引起正在栽培羊肚菌和即將栽培羊肚菌的朋友的足夠重視,未來的羊肚菌栽培風險就在於此,周年栽培,均衡上市主要措施是設施和室內栽培。,7、先有食用菌,後有羊肚菌,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結束語:羊肚菌的價格一定會下降,早作打算吧!,進入2018年後,羊肚菌鮮品的價格從1月份的最高點開始,隨着羊肚菌出菇面積的增加,價格也是一路下滑,從最早的東北反季溫室,然後是雲南、貴州等地陸續出菇,隨着天氣的轉暖,羊肚菌集中上市的到來,羊肚菌鮮品的價格將繼續降低。,,很顯然,未來幾年羊肚菌價格大幅度下降將不可避免,嚴重時出現價格戰也不是沒有可能。,2、設施對羊肚菌的未來更加重要,目前,大田露天栽培羊肚菌的佔比仍舊較大,僅靠幾支竹竿,一張遮陽網,就敢一畝地投入幾千元的風險可想而知。氣候反常、颳風、下雨等都會影響到羊肚菌的產量,幾千畝地收個幾十斤羊肚菌鮮品的案例並不少見。,栽培羊肚菌的設施投入占羊肚菌投資的比例將逐漸加大,羊肚菌栽培的門檻將隨之提高,這對於盲目投資羊肚菌是有好處的。羊肚菌設施化,將為羊肚菌穩產和高產提供有力保障,但整體投資將會更大,風險也就更大。,3、羊肚菌室內人工環境控制栽培,作為長期從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菇行天下,堅信羊肚菌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室內人工環境控制栽培,這在美國已經是成熟的專利技術了,中國的羊肚菌生產和科研人員應該在這一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和精力。,雙孢菇、蜜環菌、羊肚菌、萌發菌、茶樹菇、香菇等,很多傳統概念里不能應用液體菌種的品種都已經進入了實際生產階段,甚至銀耳這樣的伴生菌採用液體菌種生產也獲得了成功。當然,受羊肚菌栽培方式的限制,羊肚菌並不能夠用液體菌種直接進行栽培,但是毫無疑問,羊肚菌採用液體菌種製作栽培種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栽培種質量。,先強調:這一點和菇行天下的液體菌種培訓沒有任何關係,液體菌種的發展已經超出了你我的想象,無論你是專家,還是教授,都不要用你自己的視角看待食用菌技術的發展,液體菌種的發展也是如此,也是菇行天下堅定做液體菌種培訓的原因。,5、液體菌種在羊肚菌生產中的應用,在羊肚菌還沒有進入菜市場之前,銷售渠道就太重要了,如果你自己有渠道將羊肚菌鮮品直接銷售,你可能賣到200元/斤,如果你只能把羊肚菌鮮品賣給中間商,他可能只給你50元/斤,你還要說聲謝謝呢!,作為大部分消費者還不熟知的羊肚菌,銷售應該採取多樣化的方式,線上線下同步進行。淘寶、微商、微信商城都是可以進行的,作為食用菌生產者大多對銷售不擅長,菇行天下一直提倡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找專業的銷售人員,組建專業的銷售團隊。,強調:現階段羊肚菌生產還不要追求液體菌種,根據自身條件,量力而行。,現在從事羊肚菌栽培的朋友,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沒有做過食用菌的,大多是直接通過幾天的學習開始羊肚菌栽培的,這是很多人栽培羊肚菌失敗的主要原因,連最基本母種都染菌、連栽培種的污染都不認識,就去做難度相對較高,風險相對較大的羊肚菌,失敗當然不可避免。,技術的進步源於創新,對於羊肚菌室內人工環境控制栽培,一定不要局限於現有的技術,曾有一位非食用菌業內的朋友和菇行天下說過一句話,他說他對食用菌毫無了解,他的觀點和建議可能不對,但是一定有參考價值,正是因為他不懂食用菌,他才不會被現有技術的條條框框所約束,這也許就是創新思維的來源。,4、渠道為王同樣適用於羊肚菌,菇行天下認為未來三年,羊肚菌正是處於技術相對成熟和市場飽和前的紅利收割期,隨着影響羊肚菌生產的不穩定因素逐漸減少和完全解決,羊肚菌的年產量將急劇增加,而羊肚菌的消費水平將滯後於產量的增加,加上羊肚菌季節性集中上市的特點,羊肚菌出現類似於金針菇、杏鮑菇等的產能過剩是遲早都會出現的。,那麼,正在栽培羊肚菌和即將栽培羊肚菌的朋友該如何面對羊肚菌價格的大幅度下降呢?,作為經歷過金針菇從30元/斤,將到1元/斤的菇行天下,對羊肚菌的生產者提出一些建議,菇行天下並非羊肚菌專業人士,以下意見僅供參考。,1、羊肚菌菌種一定要自己做,強調:菇行天下建議自己製作菌種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具備一定的技術和設備條件,如果不具備還是建議購買信得過單位的羊肚菌菌種。打個比方:從甲地到乙地,建議開車前往,這裏也是有條件的,你首先要有駕駛證,如果沒有駕駛證,那你就走着去或者坐車去吧。,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一定要自己製作羊肚菌的菌種,從母種開始,一方面羊肚菌是菌種用量相對較大的品種,自己製作菌種能夠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對羊肚菌的菌種質量能夠有效的控制,避免因購買不合格菌種帶來的損失。,全國大部分地區適合羊肚菌出菇的季節時間很短,這意味着羊肚菌集中上市不可避免,鮮品銷售的價格下降不可避免,被迫大部分羊肚菌採用烘乾的加工方式,即使這樣,干品的收購價格也是會受到集中上市的影響。,
在菇行天下所有的文章中,關於污染的文章應該是最多了,去年年底菇行天下還專門將關於污染的文章總結在一起,《關於防治食用菌污染的文章全在這裏了!》,甚至菇行天下覺得關於污染方面已經沒有可以寫的了。,,如果您受到污染的困擾,請看《關於防治食用菌污染的文章全在這裏了!》這篇文章。,食用菌生產來不得半點的僥倖心理,要以最嚴謹的態度對待食用菌生產。,再舉個例子:,就在今天,在幫一位朋友分析染菌原因的時候,他說對自己的栽培種沒有信心,懷疑在製作栽培種的時候沒有滅菌徹底。,那麼請問,如果連最起碼的栽培種都沒有信心,還具備大規模生產的條件嗎?為什麼是懷疑,而不是當初就把栽培種做好!,食用菌生產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是生產,不是實驗,要有十足的把握才可以進行批量的生產。,菇行天下食用菌微信公眾號:guxingtianxia-li,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果您受到污染的困擾,請看《關於防治食用菌污染的文章全在這裏了!》這篇文章。,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從上面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做食用菌技術固然重要,更重要是我們要認真的做食用菌,嚴謹的做食用菌。,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在每天向菇行天下諮詢食用菌技術的問題中,關於食用菌生產污染的問題也是最多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那麼多人面臨嚴重污染的問題?,除了菇行天下文章中提到的技術環節,更重要的是做食用菌的態度問題!,舉例:,有一個山東的朋友給我打電話問為什麼會爆發紅色鏈孢霉,我問了一下生產上有沒有什麼異常情況,他說接種的時候菌袋溫度高了,有35℃。,問題是這位朋友很清楚的知道當時接種的溫度高了,然而還是接種了,這就是態度問題。,接種溫度高,加上接種環境不合格,導致紅色鏈包霉孢子迅速萌發,紅色鏈孢霉繁殖速度很快,很快產生大量的具有很強活性的孢子,進而導致大量的菌袋感染。,
首先說明這是一篇科普文章,食用菌老司機請繞道,但是菇行天下還是建議老司機也花幾分鐘的時間仔細看看,一定也會有收穫的。,一個菌袋(棒)能出幾斤平菇?,,首先要知道一個菌袋(棒)裝的是多少斤的乾料,再按照100-150%的轉化率計算,就能夠大概估算出一個菌袋(棒)能出幾斤平菇了。,比如一個發滿菌的平菇菌袋(棒)重5斤,這5斤是濕料的重量,我們可以按照64%的含水量進行估算:,培養料乾重(干物質)=5×(1-64%)=1.8斤,那麼,按照生物學轉化率100%計算,一個菌袋(棒)能出1.8斤。,按照生物學轉化率150%計算,一個菌袋(棒)能出2.7斤。,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微信搜索:“菇行天下”,關注菇行天下微信公眾號,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原材料、配方、含水量、品種、栽培方式、發菌管理、出菇管理等,這些因素對一個菌袋(棒)能出幾斤平菇都有影響,具體請看菇行天下《影響平菇單產的因素》。,在上述影響平菇單產因素一定的情況下,一個菌袋(棒)裝多少料直接決定了一個菌袋(棒)能出幾斤平菇,下面就介紹一下料和菇的關係。,這裏要介紹一個食用菌栽培學的一個概念:食用菌生物學轉化率。,食用菌生物學轉化率:所產鮮菇重量和培養料乾重(干物質)的比值。,要想知道一個菌袋(棒)能出幾斤平菇?,平菇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品種中轉化率比較高的品種之一,一般生物學轉化率可以達到100-150%。,
幾乎每天都有朋友讓菇行天下幫忙介紹食用菌技術員,如果對食用菌技術員的要求比較準確,菇行天下都會盡量幫忙的,但是有很多朋友的這種要求實在是無法滿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食用菌老闆對食用菌技術員的需求是什麼?,食用菌老闆:李老師,請您幫我介紹一個食用菌技術員,可以嗎?,菇行天下:可以,請問是什麼品種?,即使有機會接觸到全面的栽培技術,也要看天分和能力,能夠負責一個新建的食用菌項目不僅僅需要精通技術,還需要對廠房設計、設備、生產等都有一定的深度,這樣才能做好一個項目,不至於“坑”到別人。,食用菌老闆若想不被“坑”,就要從找的第一個食用菌技術員開始。,要確定好你要栽培的品種,而且就選擇一個品種,就找擅長這個品種的食用菌技術員,這才是正確的開始!,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微信搜索:“菇行天下”,關注菇行天下微信公眾號,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食用菌老闆:準備栽培香菇、平菇、羊肚菌、黑木耳、銀耳這幾個品種,請李老師幫忙介紹一個技術員。,菇行天下:對不起,這樣的食用菌技術員真沒有!,很明顯提出這樣問題的食用菌老闆都是剛剛接觸食用菌,食用菌老闆們在這個階段是最容易被“坑”的,很多的食用菌老闆都是被第一個食用菌技術員“坑”了的。,之所以被“坑”,就是對食用菌和食用菌行業了解的太少,食用菌生產非常複雜,一個食用菌技術員能夠掌握好一個品種的技術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有人說精通四五個品種的技術,那一定是食用菌行業的“大神”了,越是這樣的“大神”越容易獲得剛剛接觸食用菌的老闆們的信任。,掌握好一個食用菌品種的全面技術,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除了時間還要看是否有機會和機遇,有多少食用菌技術員在一個環節上就要幹上幾年,並不是每一個食用菌技術員都有機會接觸和學習全面的栽培技術的。,就拿香菇、平菇、羊肚菌、黑木耳、銀耳這幾個品種來說,想要把這幾個品種都種出來倒並不困難,但是想把這些品種都種好就很困難了,而且要知道現在的食用菌高利潤時期早已過去了,無論做哪一個品種都要做到極致才能掙到錢。,
在發菌期間,也就是菌絲生產階段,或者叫做培養階段,對通風的管理不夠重視。,培養期間通風管理常見的錯誤表現有哪些?,1、不通風,首先我們要明確食用菌在發菌期間為什麼需要通風?,食用菌在發菌期間是菌絲生長階段,菌絲的生長需要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有充足的氧氣菌絲才能完成有效的營養積累,這樣到出菇的時候產量才會高。,在以前的食用菌教科書和資料上提到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能夠促進平菇菌絲的生長,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本意是指平菇菌絲對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有一定的耐受力,雖然看起來菌絲仍舊可以正常生長,但是會影響菌絲的營養積累,最後必然導致產量的下降。,如何正確的進行通風?,測量培養室二氧化碳的濃度,並根據二氧化碳的濃度進行通風,將培養室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2500-3500PPM。,微信搜索:“菇行天下”,關注菇行天下微信公眾號,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無論是菇農生產方式,還是中小型食用菌工廠,菇行天下都建議採用手持式的二氧化碳測試儀來測量二氧化碳濃度,如果規模比較小可以購買500-1500元的國產二氧化碳測試儀,中小型食用菌工廠建議購買5000元以上進口的二氧化碳測試儀。,最後強調:食用菌培養期間溫度、濕度、通風三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在重視通風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通風對溫度和濕度的影響。,這裏的2500-3500PPM,是一個參考範圍,不同的品種和栽培方式二氧化碳控制的範圍會有一定的區別。,如何測量二氧化碳濃度?,2、很少通風,3、發現二氧化碳濃度很高之後才通風,4、不用儀器測量二氧化碳,而是看菌絲生長狀態和人的呼吸,5、通風過多,,以上都是錯誤的做法,不只是菇農才會這樣做的,根據菇行天下的了解很多中小型的食用菌工廠在通風方面的做法也都是錯誤的,而且數量還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