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菌時間長,金針菇是不需要后熟的品種,如果發菌時間長,菌袋兩頭的菌絲達到生理成熟,特別是固體菌種容易出現因發菌時間長導致的袋內出菇。調整培養基的透氣性,滿足合適的發菌溫度,在25天以內完成發菌,如果到達25天還沒有長滿,也應該開袋出菇。,2、裝袋不緊,黃金針菇出菇溫度遠低於發菌溫度,如果培養溫度較低,達到金針菇適合出菇的溫度,則原基早現,袋內出菇。,6、培養時溫差刺激,培養室溫度不恆定,存在溫差波動,導致袋內菌絲受到溫差刺激,導致袋內出菇。,7、開袋后料面過干,開袋后,因料面過干,或者溫度不合適菌絲萌發扭結等導致料面出菇較慢,逐漸菌袋兩頭的菌絲開始原基扭結,袋內出菇。,微信搜索:“菇行天下”,關注菇行天下微信公眾號,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黃金針菇的總產量主要集中在第一潮,如果出現這種袋內出菇的情況,對產量的影響較大,解決袋內出菇的核心是掌握好上面這些導致出菇的因素,逐一避免,進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裝袋不緊,或者搬運過程中導致菌袋和培養基之間出現空隙,空隙內的菌絲容易成熟,進而袋內出菇。,3、培養基失水,培養室較為乾燥,導致培養基失水較多,菌袋和培養基之間出現空隙,同上,進而袋內出菇。,4、培養時見光,5、培養溫度低,培養室沒有做到完全黑暗,光線對金針菇菌絲產生刺激作用,導致袋內出菇。,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種什麼菇能掙錢?,在2020年的第一天,沒有什麼能比這個話題更有意義了!,2、半工廠化,香菇、黑木耳、黑皮雞樅、蛹蟲草、銀耳等。,3、非工廠化,毛木耳、灰樹花、靈芝、天麻、竹蓀、雞腿菇、榆黃蘑、草菇、平菇、猴頭、羊肚菌、桑黃、榆耳等。,有一些品種已經全部是工廠化生產了,比如金針菇;有一些品種即有工廠化生產的,也有非工廠化生產的,比如蛹蟲草;有一些品種菌包發菌是工廠化,出菇則是非工廠化,比如黑木耳,所以上述分類僅供參考。,微信搜索:“菇行天下”,關注菇行天下微信公眾號,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這和技術、資金、市場、管理、氣候等多種因素有關係,最為重要一點是要適合自己,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後續,菇行天下將對上述品種逐一的加以分析,敬請期待。,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中國改革開放到今天,各行各業逐漸走向有序、規範,食用菌行業也是如此,菇行天下認為2020年是中國食用菌發展的時間節點,理性、市場化、規範化、適度規模化將是2020以後食用菌行業的發展主線,當然還會有精準扶貧和ZF補助的後續影響,相信這種影響會逐漸減少。,這麼多的食用菌,做哪一種菇能掙錢呢?,菇行天下將以2020年種什麼菇為話題作為一個系列,將多個菇種分別進行論述,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種什麼菇能掙錢?這也是這麼多年來菇行天下回答最多的一個問題。,最佳答案:種什麼菇都能掙錢,種什麼菇都不能掙錢。,我們先來粗略的統計一下現在人工栽培的食用菌都有哪些,並根據工廠化、半工廠化和非工廠化進行分類。,金針菇、杏鮑菇(袋栽、瓶栽)、蟹味菇(瓶栽)、白玉菇(瓶栽)、海鮮菇(袋栽、瓶栽)、鹿茸菇、雙孢菇、白靈菇、秀珍菇等。,1、工廠化,
在食用菌生產中污染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最重要的當然是找到污染的根本原因和解決辦法,儘快的將污染率控制到正常範圍以內。,在解決污染問題的時候,污染料的處理是最為食用菌生產者頭痛的一件事。,如果污染的數量比較少,直接扔掉,或者燒掉就行。,反之,在新料中加入10-30%的污染料則存在較大的風險,一旦出現問題,70%的新料都損失殆盡,有點一條魚腥一鍋湯的意思,所以菇行天下不建議在新料中加入污染料。,原則三:無論怎麼利用污染料,都只能使用固體菌種。,無論是用哪一種方式利用污染料,都只能使用固體菌種,不能使用液體菌種,這是不可違背的原則。,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微信搜索:“菇行天下”,關注菇行天下微信公眾號,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果污染的數量比較多,就不好處理了,從技術的角度說,並不建議重新利用這些污染的培養料,而實際生產中如果不重新利用並沒有什麼好的方法,甚至丟棄都沒有地方,即使丟棄了,環保也會找上門來。,而且,這些污染料中含有很多的營養,丟棄了的確十分可惜。大多數的企業也不捨得直接丟棄,都嘗試重新利用這些污染料,但是能夠將這些污染料重新用好的並不多,菇行天下總結出以下三點原則。,原則一:盡量不要重新利用污染料。,如果污染的數量比較少,建議直接丟棄或者焚燒,如果污染的數量較多,盡量選擇和出菇的廢料一起出售給有機肥廠、生物質顆粒廠等,這樣可以儘快處理好廠區環境衛生,為徹底解決污染提供條件。,在污染料中加入10-30%的新料,整體以污染為主,這樣有利於菌絲生長和出菇,如果在利用污染的過程中出現問題,也不至於出現較大損失,畢竟污染料重新利用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和不確定性。,原則二:可以在污染料中加入新料,不要在新料中加入污染料。,原則三:無論怎麼利用污染料,都只能使用固體菌種。
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充滿着這種矛盾。,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國與國之間的矛盾,發展與歷史之間的矛盾……,在矛盾中互相對立的兩個因素中,如果只考慮其中一個因素,問題就容易解決,而兼顧到互相對立的兩個因素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甚至是無法解決的。,滅菌和營養之間的矛盾,很多人為了保證滅菌徹底,採用了提高滅菌溫度和時間的方法,這樣就會導致培養基營養的損失,結果是產量的下降。,正確的做法是:利用科學的方法測量培養料內部的溫度,確定最佳的滅菌時間,在保證滅菌徹底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培養基營養的損失。,例三:,通風和濕度之間的矛盾,在食用菌生產中的矛盾遠不止於此,解決矛盾的正確做法也各不相同,核心就是關注細節,善於發現問題,善於解決問題,在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要考慮到產生的影響,分清楚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正確的做法是:逐漸嘗試生產以質量為目標的食用菌,引導消費者為高品質食用菌買單,這也是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需要。,中國食用菌工廠化目前處於追求產量的階段,以產量為主的生產情況下食用菌質量並不是最好的,特別是食品安全和口感。,例四:,產量和質量之間的矛盾,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食用菌在培養和出菇時都需要足夠的氧氣,如果只考慮氧氣的需求而長時間的通風就會導致室內濕度的下降。,正確的做法是:少通風、勤通風,或者通風和加濕器進行聯動,降低新風對濕度的影響。,在食用菌生產中,也存在着很多矛盾,很多人做食用菌失敗就是因為沒有解決好這些矛盾,能否發現和解決這些食用菌生產中的矛盾也是判斷是否是一個優秀的食用菌技術員的重要標準之一。,例一:,料重和透氣之間的矛盾,想增加單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單袋(瓶)的料重,如果一味的增加料重就會導致裝料過緊,影響培養料的透氣性。,例二:,正確的做法是:在增加料重的同時調整培養料的體積和原材料顆粒大小,從而保證合適的透氣性。,
發菌速度,是指食用菌生產中菌絲長滿菌包(菌瓶)的速度,發菌速度快可以縮短髮菌時間,發菌速度是菌絲培養期間的一個重要指標。,發菌速度慢會帶來以下負面影響:,1、增加培養時間,佔用培養室,影響生產量。,2、對於有些品種發菌速度慢,產量下降。,3、容易出現袋內出菇,4、發菌速度慢,培養時間長,增加污染幾率。,5、電費、取暖等費用增加,生產陳本增加,本文菇行天下分別從固體菌種和液體菌種兩個角度分析了影響發菌速度的因素,推薦閱讀。,很多人試圖通過提高培養溫度來提高發菌速度,高溫發菌不僅會影響菌絲的質量,也容易增加染菌的幾率,甚至會導致紅色鏈孢霉和毛霉等高溫黴菌的爆發。,
引起試管母種染菌的15個原因和解決辦法(史上最全),試管母種是食用菌生產的基礎,必須要保證試管母種的純度和活性,其中純度是活性的前提。,固體菌種工藝:1支母種→6瓶原種→240袋栽培種→12000袋出菇菌包(數量為舉例),下面這幾篇也是菇行天下的付費閱讀文章,需要的可以看一下。,關於玉米芯預濕的那些事,菌種技術員和出菇技術員,哪一個適合你?,如何做好食用菌電商?,培養階段濕度管理存在的誤區和相關問題,液體菌種工藝:1支母種→4個搖瓶菌種→4個發酵罐→100000袋出菇菌包(數量為舉例),由上可以看出保證母種純度的重要性,然而很多食用菌生產者並不能保證母種的純度,甚至會出現母種明顯染菌的情況。,母種染菌,後續的生產則無法順利進行,必須要找到母種染菌的原因並加以解決。,菇行天下根據多年的食用菌經驗,總結了試管母種染菌的15種原因、表現和解決方法。,如果你覺得菇行天下的付費閱讀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幫我轉發到微信朋友圈,或者轉發給你的朋友,謝謝支持。,本文適合所有的食用菌生產者閱讀,
在食用菌生產中,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出菇階段需要進行濕度管理,即採用各種方法進行加濕,而有很多人忽略了對培養階段的濕度管理,進而產生很多的問題。,菇行天下在多年的食用菌技術諮詢和指導工作中發現這種忽視培養濕度的管理的現象比較多,而且不只是小規模生產有這種問題,就是在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中也比較普遍。,本文菇行天下主要講解菌包(菌瓶)培養期間濕度管理誤區和影響、濕度管理的重要性、濕度管理原則、以及培養期間加濕的方法和濕度測量、控制的方法。,
菇行天下常說的一句話:在食用菌生產中出現污染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現了污染,卻找不到污染的原因。,無論是袋栽,還是瓶栽;無論是小工廠,還是大工廠,都存在發酵罐染菌而沒有檢測到接到菌包中的情況,那麼,當出現污染的時候,怎麼判斷污染的原因是發酵罐染菌呢?,首先要明確的是:在進行判斷的時候,一定不要主觀的排除發酵罐染菌,一定不要認為發酵罐經過了嚴格的檢測,否則就無法找到真正的污染原因。,3、更輕微的細菌感染在整個培養期間都沒有表現,直到搔菌,甚至出菇期間才有所表現。搔菌時料面可能也是正常的,搔菌后,特別是沖洗后料面會有深色的不規則的斑塊。後期會表現為出芽少,吐黃水、爛菇等情況。,二、污染數量和規律性,發酵罐污染進而導致的菌包(菌瓶)污染,有3點作為重要的判斷依據:,1、數量較多,這些技術員做出發酵罐沒有問題的判斷,多半是因為檢測的方法和技術不正確,也可能是是一些偶然因素導致的,比如停電、誤操作等。,在諮詢的案例中,這種情況比較常見,大多數的技術員在菇行天下確定是發酵罐染菌所導致的之後,都會強調一下發酵罐當時檢測是沒有問題的,這就是問題關鍵了。,在稍微正規一點的食用菌工廠中,發酵罐污染導致菌包(菌瓶)的整批污染不會連續性出現,間斷性或者連續性出現后,恢復正常,甚至以後再也不會出現。,規律性明顯,這是最關鍵的一點,也就是要做好生產記錄,當出現污染時能夠確定是否是同一個發酵罐所接的菌包(菌瓶)。,3、間斷性出現,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現在發酵罐都比較大,一個發酵罐接種的數量少則幾千,多則幾萬,如果發酵罐染菌沒有檢測出來,導致菌包(菌瓶)的污染一定不會是零星的污染,這樣就可以排除接種、冷卻、培養等環節導致的污染。,2、以一個發酵罐接種的菌包(菌瓶)數量為單位出現,一、污染表現時間和表現,發酵罐染菌,接入菌包后表現的時間可以分為3種情況:,1、嚴重的一般在24-48小時即可表現出來,如果是細菌感染,表現為液體菌種不萌發,聞起來有酸臭的異味,鏡檢可以看到大量的細菌活體。如果是黴菌感染,在24小時前後也會萌發出白色的菌絲,鏡檢可以判斷出是否是黴菌,48小時以後產生孢子變為綠色或者其他顏色。,這種情況一般是細菌或者酵母菌感染,通常在菌包(菌瓶)的中部出現灰暗的菌絲,同一批的菌包(菌瓶)表現程度可能有所不同。,2、而輕微的感染可能在5-7天才表現出來,
菜籽餅含碳量:45.2%,菜籽餅含氮量:4.6%,菜籽餅碳氮比:9.8:1,微信搜索:“菇行天下”,關注菇行天下微信公眾號,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數據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通常指的是原材料干物質含量。,菜籽餅不是常規食用菌栽培原材料,如果你當地有比較廉價的菜籽餅資源,可以使用。,否則建議使用大豆粕。,做好食用菌,從學習食用菌基礎知識開始,菇行天下將陸續推出食用菌基礎知識科普系列文章,值得關注。,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機號/微信號:13674230281,歡迎從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術,解答生產、技術難題。,食用菌栽培如何計算碳氮比?,
培養階段溫度管理存在的誤區和相關問題,溫度是菌絲培養階段最為重要的一個參數,卻被很多人所忽視,很多人只看到了菌絲的外表,而看不到菌絲生長的質量。,長久以來,在菌包培養階段存在很多的誤區,本文針對這些誤區進行分析,讓你了解溫度的重要性和方法。,一、培養階段溫度管理誤區:,1、誤區:高溫發菌,高溫發菌是指在菌包培養階段的溫度高於正常溫度,一般導致高溫發菌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片面的追求發菌速度,二是受客觀條件限制溫度失控。,高溫發菌,雖然菌絲生長的加快,但是因為高溫導致菌絲徒長,菌包營養積累不足,最後帶來很多負面影響,主要有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