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杏鮑菇整體或者局部呈水腫狀,半透明,嚴重時停止發育,甚至死亡。,發病原因:採取噴水方式加濕時,水噴到菇體表面,或者空氣濕度過大,水分充滿杏鮑菇菇體組織,生長受阻導致。,發病原因:菌包嚴重缺水或者空氣濕度長時間過低。,癥狀:菇體生長纖弱,呈黃色,逐漸枯萎而死,菇體乾枯一般多發生在幼菇時期,應和細菌性感染死菇區分開。,杏鮑菇和金針菇相比是大型菇,每個菌袋只有1-2個子實體,因此單個子實體的形態非常重要,特別是在杏鮑菇疏蕾前,菇體形態一旦形成,後期基本無法彌補,直接影響成菇的形態。而對杏鮑菇形態影響最大的就是杏鮑菇的生理性病害。菇行天下(微信號:3140797309)對常見的杏鮑菇生理性病害進行總結,希望對朋友們提高單產和菇質有所幫助。,1、細柄大蓋菇,癥狀:杏鮑菇子實體柄細蓋大,看起來類似平菇。,3、大肚子菇,癥狀:杏鮑菇形態形成后中部膨大,就像大肚子一樣,菌柄上部開始變細,菌蓋很小。,發病原因:分化後期及以後,出菇房二氧化碳濃度過高。,預防措施:杏鮑菇分化後期適當增加通風量,降低二氧化碳濃度,促進菇蓋的形成,光照也有利於菇蓋的形成,但二氧化碳的影響更大。當菌柄和菌蓋形態充分形成后,增加二氧化碳濃度,拉伸菌柄。,,癥狀:杏鮑菇生長時,菌柄出現二次分化的情況,又長出小的杏鮑菇子實體,呈花菜狀,類似金針菇的從枝病。,5、花菜型畸形菇,預防措施:保證菇房空氣相對濕度穩定,避免濕度發生急劇波動,夏天溫度的不穩定也會引起濕度的波動,因此避免菌柄開裂也要保持溫度的穩定。,癥狀:杏鮑菇菌柄外表出現條狀開裂,商品性下降。,發病原因:濕度不穩定,急劇變化,甚至乾濕交替。,發病原因:空氣濕度過大,甚至達到100%的飽和狀態,加上通風不良,二氧化碳達到杏鮑菇的承受上限值。,預防措施:不允許把水噴到菇體表面,杏鮑菇後期對濕度的需要很小,根據情況適當在地面噴水即可,同時加強通風。,注意:很多朋友說到後期怎麼給光和通風,菌蓋都不長!這一點一定要明確,菌蓋的基礎形態是分化後期形成的,一旦形成畸形菌蓋,後期是無法調整的。,4、菌柄開裂,發病原因:出菇房光線過強,特別是杏鮑菇分化出菌蓋形態以後。,預防措施:杏鮑菇出菇過程合理運用光照,催芽前3天菌絲恢復階段不需要光照,當原基形成時開始給光,光照可以適當充足一些,這樣有利於菌蓋的形成。當菌蓋形態完全形成后要降低光照強度至100勒克斯以下,光照時間也可以逐漸減少。,2、腦狀畸形菇,癥狀:杏鮑菇分化后形態不充分,菌柄粗,嚴重時甚至不分化菌柄,更沒有菌蓋的形態,料面幾乎一層原基。,預防措施:先確定是光照不足,還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然後針對性加以解決。菇行天下(微信號:3140797309)建議有條件的工廠一定要用二氧化碳傳感器控制通風設備,如果做不到,至少要用手持式二氧化碳檢測儀(推薦:德圖535)測量不同時期的二氧化碳濃度,來調整通風的頻率。,發病原因:分化期間光照不足或者二氧化碳濃度過高。,6、水腫菇,
8、催芽管理,溫度:16-18℃。,催芽時間:10-12天。,光照:白天給與200Lux的照明。,鹿茸菇,中文學名荷恭弘=叶 恭弘離褶傘,日文ハタケシメジ,拉丁名Lyophyllumdecastes。在日本食用菌學術界對於鹿茸菇是菌根菌還是木腐菌存在爭議,後來隨着科研人員逐漸證明鹿茸菇是木腐菌之後,鹿茸菇工廠化人工栽培逐漸發展了起來。,鹿茸菇的工廠化栽培和其他技術成熟的品種相比,鹿茸菇菌絲生長速度很慢,活性很差,所以鹿茸菇工廠化栽培初期培養和催芽期是管理的重點。,1、培養基配方,常壓滅菌:當培養基內部溫度達到98℃以上,維持4小時。,高壓滅菌:當培養基內部溫度達到120℃時,維持60分鐘,如果以滅菌鍋內溫度計算,需要維持90分鐘。,4、冷卻,冷卻一定要在清潔的冷卻室進行,培養基溫度要冷卻到20℃以下,注意常壓滅菌防止溫度下降的過低,同時要注意不潔凈空氣迴流到栽培瓶內。,5、接種,光照:盡量保持黑暗狀態,盡在人員工作有一些照明。,通風:二氧化碳濃度2500ppm以下。,濕度:相對濕度60-70%,注意防止培養基表面出現過乾的情況。,,溫度:培養室溫度20℃,瓶間溫度不超過23℃,要根據瓶間溫度對培養室溫度進行調整。,培養時間:50-60天,菌絲完全發滿需要35-50天,之後還要有10天左右的后熟培養。后熟期適當提高濕度到65-75%,防止培養基幹燥失水。,濕度:相對濕度95%以上,特別是菌絲沒有恢復前,一般需要3-5天。,接種工作需要在完全無菌的環境下盡量快速進行,每瓶接種量為25g,一瓶850ml的菌種瓶可以接32瓶栽培瓶。,6、培養管理,
,鹿茸菇培養基含水量較高,需要在68-69%左右。,2、裝瓶,
,3、滅菌,850ml的栽培瓶裝料540-560g(濕重,不含瓶),料面高度要根據接種量的多少適當調整。,為了達到鹿茸菇出菇整齊的目的,要進行搔菌。搔菌后,鹿茸菇一般不需要注水,但是當搔菌后料面過度乾燥則需要進行注水處理。,
昨天北京的氣溫高達42℃,地表溫度高達60℃,瀋陽的最高氣溫也達到了31℃,連日的高溫對食用菌的生產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一些工廠化企業因製冷能力不足而被迫減產,還有一些工廠在這段高溫期間出現大量的金針菇爛根的情況,今天早上菇行天下還接到一個朋友的諮詢,他說對金針菇的爛菇的原因很疑惑,雖然也採取了降低濕度等措施,但是爛菇的情況還是沒有改善。,先說一下,今天菇行天下說的爛菇指的是瓶栽金針菇工廠化生產中,能確定不是金針菇基腐病、金針菇黑斑病等病害引起的爛菇,菇行天下前些年也曾飽受金針菇爛菇的困擾。,發病癥狀:在金針菇生產中發現爛根一般是在採收,或者生育後期,嚴重時生育室會有一股腐爛味道,腐爛產生的水滴會自上而下滴下,從而引起自上而下同一位置全部爛菇,損失加重,清庫後會發現地面上有大量粘性液體。爛菇早期在子實體上的表現一般很難發現,這對判斷爛菇原因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預防措施:對搔菌前所有環節進行排查,杜絕隱性細菌感染的機會,要對菌絲的純度有高度的重視,不能認為表面上看不到就沒有問題。,2、催蕾期間感染細菌(和金針菇根腐病接近,這裏指早期表現不明顯的情況),催蕾期間子實體感染細菌,早期感染面積較小,癥狀也較輕,逐漸生長會表現嚴重,特別是卷之後,爛菇的面積和數量開始增加。催蕾期間感染細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濕度大,二是催蕾室環境差,沒能做到每次清庫時洗庫,兩者同時具備時更加嚴重。,預防措施:在爛菇多發的季節里,催蕾室濕度按可接受的下限濕度控制,同時保證每次清庫的時候測底洗庫,消毒。,3、子實體生理性吐水引起的細菌感染,菇行天下【QQ號/微信號:3140797309】,菇行天下食用菌交流群:236639660。,預防措施:加強菇房的衛生清理,做到清庫后洗庫、消毒,對於發病的子實體要及時清理,避免廠內傳染。,這是一種單純性某種細菌感染引起的爛菇,類似金針菇綿腐病,當金針菇工廠連續生產一段時間一般都會出現,只是發病輕重程度不同,不同地區感染的細菌種類有所不同。,預防措施:降低菇房的空氣相對濕度,降低培養基的含水量,或者提高培養基的持水性能。,4、菇房出現某種細菌,本文由菇行天下原創,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引起金針菇子實體生理性吐水(菇體表面出現透明、清澈的水珠)的原因主要是金針菇生長的時候水分從培養基到子實體水分的傳輸旺盛,同時金針菇子實體新陳代謝異常導致金針菇表面代謝水結露而形成附着在子實體表面的水珠,這種結露產生的水珠很容易受到細菌、酵母菌的感染而導致爛菇,一般春季和秋季菇房溫度和外界溫度差較小的時候容易出現。,發病時間:這種情況的爛菇大多發生在春季和夏季,秋季開始逐漸減少,冬季很少發生。,這裏要說明一下:很多朋友認為食用菌工廠化的環境是完全通過設備控制的,是完全可控的,是不受外界環境影響的,也不會受到季節、天氣的影響。,菇行天下認為這樣的觀點是不對的,在我們目前的人工環境水平狀態下,食用菌生長的過程仍舊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這一點以後單獨論述,歡迎朋友們提出自己的觀點。,發病原因及預防措施:,這是一種最容易被忽視的原因,引起這種在搔菌時不能發現的隱性細菌感染的原因很多,滅菌不徹底、接種環境、液體菌種不純等,其中液體菌種帶有隱性細菌導致爛根的可能性最大,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種。,1、搔菌前培養瓶已經感染細菌(嚴重的很容易確定,這裏指的是隱性感染),
溫度:13-16℃,濕度:相對濕度95以上,搔菌后要避免料面乾燥。,9、生育管理,催芽時間:7-10天。,滑子菇在菌絲生長階段容易出現變異,這是制約滑子菇工廠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最近日本菌種機構在滑子菇菌絲變異和退化的生理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菇行天下(微信號:3140797309)因此,日本也實現了滑子菇的周年工廠化生產,KX-N007號、KX-N008號、KX-N009號是Kinokkusu株式會社最新推出的工廠化滑子菇栽培品種。,1、培養基配方,日本滑子菇工廠化栽培配方以闊恭弘=叶 恭弘木屑為主,培養基含水量64-65%。,4、冷卻,在潔凈環境狀態下,冷卻至20℃以下,不管是常壓還是高壓滅菌都應注意不潔空氣迴流的情況。,5、接種,接種必須在嚴格的無菌操作條件下進行,滑子菇在日本一般採用菇體菌種,1500ml的菌種可以接種200瓶,注意:如果接種量過小,滑子菇菌絲產生變異的幾率會增大,菇行天下(微信號:3140797309)。,,
,培養時間:45-60天,品種不同有所區別。,光照:盡量保持黑暗,檢查時除外。,濕度:前期培養相對濕度60-70%,後期培養70-80%。,通風:二氧化碳濃度2500ppm以下。,7、搔菌,通風:二氧化碳濃度2000ppm以下。,6、培養,溫度:前35天16-18℃,瓶間溫度不超過20℃;之後在22-23℃下繼續培養10-30天,已到達后熟的目的,溫度管理以瓶間溫度為準,注意瓶間溫度和瓶間溫度的差異。,2、裝瓶,
,一般採用800ml栽培瓶,每瓶裝濕料重540-560g(不含瓶)。,3、滅菌,
,採用常壓滅菌,培養基內部溫度達到98℃以上維持4小時;採用高壓滅菌,當培養基內溫度達到120℃時維持60分鐘,如果以滅菌鍋內溫度為標準,則需要維持90分鐘。,8、催芽管理,
從目前各方面得到的信息看,今年香菇的產地收購價格比去年下降至少30%,個別產區平均收購價格低於2元,很多香菇栽培戶都在考慮明年是否繼續栽培香菇。從工廠方面看,香菇工廠化的技術還有太多局限,重要的是工廠化香菇的質量很難達到基地菇的水平,這就意味着工廠化目前還沒有競爭力,很多香菇工廠化企業也在猶豫,香菇工廠化在中國是不是行不通?,,首先,香菇工廠化是食用菌行業發展必然的結果,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還記得當年北上南下的河北菇(白金針菇)嗎?當工廠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基地菇自然沒有了生存的空間,這不是菇農和工廠之間的博弈,這是食用菌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生產力的進步,菇行天下當然也不願意看到菇農無法生存,但是生產力的發展是客觀的事實,不會受人的主觀意願所影響。,可以說,以上三種模式各有優缺點,直接導致香菇工廠化方向不夠明確,很多投資者猶豫不決,不知道採取哪一種模式進入香菇生產中,菇行天下個人認為,以上三種模式都不是未來最適合的中國香菇工廠化模式,只有經過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才能摸索出適合中國的香菇工廠化生產模式,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企業的前期投入,需要先行者。,二、香菇工廠化人才,可以說,在食用菌技術人才中,香菇技術人才是最為短缺的,特別是具有工廠化生產經驗的,香菇在我國雖然有幾十年的大規模栽培歷史,但是大多是的香菇技術員都是基地菇類型的技術員。這些年,一些有食用菌教學傳統的高校也培養出一批食用菌技術人才,但是這些技術人才大多進入到了金針菇、杏鮑菇等工廠化成熟的企業中了。,香菇和金針菇、杏鮑菇等品種最大的區別和難點在於香菇的出菇管理,這方面就更缺乏有工廠化周年庫房出菇的技術員,而且,香菇工廠化人才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設備、設計、管理等能力。,因此,菇行天下建議香菇企業、高校應該重視香菇工廠化人才的培養,一個行業是一代人造就的,就像最近眾興和雪榕的上市,這是有一大批瓶栽金針菇的技術人才的支撐,才有了中國瓶栽食用菌今天的輝煌!,本文由菇行天下原創,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菇行天下【QQ號/微信號:3140797309】,菇行天下食用菌交流群:236639660。,篩選菌種、育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無疑,在未來,這個工作因該是企業承擔的,企業只有在技術、菌種上進行足夠的人力、資金投入,才能支撐中國香菇工廠化的發展。,香菇工廠化之路的希望在於技術和人才,在於創新,這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的香菇也會湧現出上市公司,中國工廠化生產的香菇會走向世界。,三、香菇工廠化菌種,菇行天下也提到過日本的香菇工廠化菌種是最好的,但是我國這幾十年在菌棒模式下也有很多性狀優良的品種,我們應該在這些品種中進行篩選、育種,而不應該一味的引進日本菌種,如果那樣將來會一直對日本菌種產生依賴。,之前菇行天下也寫過幾篇分析香菇工廠化的文章,一篇是香菇會不會成為又一個被食用菌工廠化做爛的品種,還有一篇制約香菇工廠化進程的因素,這兩篇文章主要論述了中國香菇工廠進程的不利因素,今天這篇文章菇行天下分析一下中國香菇工廠進程中幾個關鍵問題該如何解決。,一、香菇工廠化模式,香菇不同於金針菇,金針菇剛開始工廠化的時候,栽培模式很清晰,就是瓶栽的方式,因此香菇工廠化首要的就是要確定香菇工廠化的生產模式,香菇工廠化未來可能的生產模式有三種:中國菌棒模式、日本透氣袋模式、瓶栽壓塊模式。,中國菌棒模式:在基地菇模式下技術很成熟,甚至出口到韓國和日本的香菇菌棒在當地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中國菌棒模式在工廠化上存在幾個重要的技術瓶頸,如設備效率低,接種不方便等。,瓶栽壓塊模式:這種模式雖然未見正式生產的相關消息,不過,菇行天下認為這種模式非常適合中國目前階段的實際情況,可以消耗一部分產能過剩的金針菇產能,而且,用瓶栽的模式,在壓塊前生產技術非常成熟,菌絲生長周期可以大幅縮短,完全實現工業化。,日本透氣袋模式:是日本常規的香菇工廠化模式,從裝袋、接種、培養等環節都可以實現工廠化操作,但是就日本這些年的發展看,透氣袋模式至今工廠化技術仍然不是很成熟,從日本得到的相關信息看,日本對於香菇工廠化技術的提高沒有足夠的動力,原因在於日本香菇生產利潤較高,目前的生產模式足夠獲取足夠的利潤。,
接觸食用菌時間稍長的朋友有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專家”,他們宣稱可以傳授“開放式接種”技術,而且污染率可以控制到千分之幾一下。很多剛剛從事食用菌栽培的朋友對此非常的疑惑,菇行天下(手機/微信號:13674230281)今天就談一下對“開放式接種”的看法。,,“開放式接種”的定義:所謂“開放式接種”是指食用菌栽培中接種的過程不是在密閉的接種室,而是在相對開放的環境中進行的。,在“開放式接種”中,菌種的作用很關鍵,活性強的菌種很快就能萌發和吃料,形成生物生長優勢,抑制住接種過程進入料面的雜菌孢子。,4、品種,只有平菇一類菌絲抗性強的品種可以採用“開放式接種”,菌絲較弱的採用“開放式接種”會增加風險。,5、季節,夏季高溫季節空氣中的微生物是一年中最為活躍的時期,這段時間不宜進行“開放式接種”。,看了這些,是不是覺得“開放式接種”的確沒有那麼神秘了,可是你覺得你具備上述這些條件嗎?好吧,還是踏踏實實的在接種室接種吧!食用菌有風險,“開放式接種”需謹慎!,菇行天下【手機/微信號:13674230281,QQ號:3140797309】,本文由菇行天下原創,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6、操作,“開放式接種”本身就是粗放的生產方式,接種人員在菌種處理、接種工具、接種動作上就更要注意無菌操作,記住“開放式接種”不等同於放棄無菌操作。,菇行天下一直以來都不建議朋友們採用“開放式接種”,因為“開放式接種”被那些所謂的“專家”過分神秘化和技術化,實際上“開放式接種”只有在特點的條件下才能進行的,而不是只有專家和大師才能掌握的技術。,1、天氣,天氣晴好,無風,空氣濕度適中,不能過高和過低,這樣的天氣空氣流動性小,空氣中漂浮的灰塵相對較少,這樣接種過程進入菌袋的幾率就小。,2、大環境,3、菌種,菇棚或者廠區周邊的大環境好,沒有養殖場、釀造廠、水泥廠等污染源頭,空氣清新,一般只有半山區或者偏僻的農村才具備這樣的條件,當然環境中更不有已經污染的菌包,特別是青黴、鏈孢霉等這樣容易傳染的菌包。,
在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中,杏鮑菇爛菇的情況並不多,遠遠沒有金針菇出現爛菇的可能性大,但是對於一些管理不好的杏鮑菇工廠也會頻繁出現的,一旦出現爛菇,對於企業的經濟效益影響是很大的。杏鮑菇爛菇出現在出菇房裡,很多企業往往一直在出菇房找原因,結果很多企業沒有解決爛菇的問題。,1、杏鮑菇催芽期間感染細菌,杏鮑菇催芽期間溫度高、濕度大、菇房環境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出現杏鮑菇爛菇的情況,當杏鮑菇催芽時袋口內生理吐水、結露水會較多,早期為清澈的水滴,逐漸變黃褐色,當杏鮑菇逐漸生長后,細菌也逐漸侵染杏鮑菇子實體,導致杏鮑菇爛菇。最好的辦法是降低出菇房濕度、溫度,夏天可以適當降低催芽溫度到16℃,當發現生理吐水和結露水較多的情況,應該提早撤掉套環,打開袋口。,如果杏鮑菇菌包在培養時積溫過高,長時間達到28℃以上,造成菌絲活力下降,這樣的菌包在出菇時一旦管理不好就會出現爛菇的情況,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夏天,應該形成監控菌包積溫的習慣,在夏天或者製冷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應該減少每個培養室的菌包數量。,食用菌生產是一項複雜的、科學性很強的技術,出現的問題往往不是這個環節本身的問題,要對前面所有的生產環節進行排查,才能徹底解決問題,否則會出現治標不治本的情況。,菇行天下【QQ號/微信號:3140797309】,本文由菇行天下原創,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杏鮑菇爛菇首先想到的是在出菇房的問題,這是沒有錯的,但是也要同時排查和檢測開袋之前是否存在問題,以便在最短時間解決問題。,2、滅菌不徹底,滅菌不徹底會導致培養基內部帶有隱性細菌,因為菌絲的生長,我們從外觀上並不能看出來,但是這些細菌卻一直存在到出菇期間進而導致爛菇的情況,一旦懷疑滅菌不徹底,首先要檢查滅菌鍋參數設置是否合理,是否需要進行調整,同時要進行滅菌后培養基的微生物檢測,以排除滅菌不徹底的可能。,3、菌種帶有細菌,4、培養積溫過高,如果栽培種,特別是液體菌種不純帶有隱性細菌也會出現爛菇的情況,首先我們要加強菌種生產的嚴謹性,同時要做好,也是必須的,要做好液體菌種的檢測工作。,
在食用菌生產各個環節中,接種過程是為一個打開瓶口(袋口)的環節,因此接種環節操作不當直接影響到染菌率,這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接種室的環境。在實際生產中,大家也十分重視接種室的環境,菇行天下(QQ號/微信號:3140797309)今天就把自己關於接種室環境的經驗和大家分享。,,1、凈化是必須要做的,接種室的物流主要是滅菌后的栽培瓶(袋),以及滅菌鍋本身,因此裝瓶(裝袋)車間、瓶筐蓋、滅菌車等一切進入滅菌鍋的物品都應該是相對乾淨的,這些物流帶進去的灰塵雖然經過滅菌,沒有可繁殖的孢子,但是大量的灰塵隨物流進入接種室,會對接種室的凈化系統帶來負擔,對環境產生間接影響。,4、接種室消毒輔助措施,有了凈化系統的接種室環境並不是絕對安全的,還要受上面所說的人流和物流的影響,同時絕對無塵的環境也是不存在的,因此,食用菌生產中接種室還有採用一些輔助措施,常用的有紫外線燈管、臭氧、藥物熏蒸、藥物噴霧等。,5、關於FFU,很多朋友認為有了FFU(凈化單元、風機過濾機組),只要在FFU保護下接種就不會有問題,實際上,FFU的凈化效果取決於接種室的大環境,只有接種室環境達到萬級標準的情況下,FFU才能達到百級標準。,本文由菇行天下原創,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本文是針對接種室環境,也可以作為整個無菌室(包括預冷室、冷卻室等)的環境控制參考。,菇行天下【QQ號/微信號:3140797309】,菇行天下食用菌交流群:236639660。,6、接種室的環境檢測,要定期對接種室的環境進行平皿沉降檢測,如果達不到標準及時整改。,要真正重視凈化的必要性,先要說一下“塵”和“菌”的關係,凈化室也叫無塵室,通過設備將房間空氣中絕大部分的塵埃粒子過濾出去,而對食用菌生產有影響的“菌”是附着在塵埃上的,因此沒有了“塵”,也就沒有了“菌”。,能用設備解決的,就不要用人解決。建廠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到接種室的環境如何處理,只依賴藥物熏蒸是不能長期保證接種室環境的,而且這種方式對人的責任心依賴很強,稍有鬆懈很容易出現事故。,關於潔凈室的相關內容見本站食用菌潔凈室設計注意事項一文。,2、接種室的人流,3、接種室的物流,進入接種室的人員要嚴格遵守接種室進出規定,應該盡量減少進入接種室人員的數量和次數,設備維修、参觀等人員進入也應該遵守相關規定按程序進入。,
袋栽食用菌相比較瓶栽食用菌初期投入低,因此在現在主流工廠化方式為瓶栽的情況下,很多工廠還是採取了袋栽的方式。有優點就有缺點,袋栽食用菌最大的缺點就是染菌率不容易控制,關於袋栽食用菌如何降低染菌率,很容易想到和配方、接種、滅菌、培養等環節聯繫起來,往往忽視和菌袋的關係,實際生產中,直接或者間接因為菌袋原因導致的染菌幾率會佔到正常染菌率的30%左右。,,1、合理的選擇菌袋,裝袋后的菌袋進鍋、出鍋、接種、培養等環節都要盡可能的減少菌袋的破損,盡量使用周轉筐、滅菌車、移動培養架等,5、裝袋后減少用手接觸菌袋,在生產中要注意盡量減少用手接觸菌袋,當然有的環節是不可避免用手的,一定要注意在拿菌袋的時候,不要把菌袋按出“坑”,那樣會導致凹陷部位形成空隙,增加染菌幾率。,菇行天下【QQ號/微信號:3140797309】,菇行天下食用菌交流群:236639660。,本文由菇行天下原創,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要合理選擇菌袋的材質和厚度,菌袋有聚丙烯和聚乙烯兩種,根據栽培季節和地理位置選擇,菌袋的厚度也很重要,菌袋太薄容易破損,菌袋太厚裝袋效果不好,也不經濟。,2、選擇質量好的品牌菌袋,不要選擇小廠生產的菌袋,特別不要選擇不是專業生產菌袋的廠家,菌袋從外觀上很難判斷真實質量,特別是沒有選購經驗的朋友。因此,菇行天下建議要選擇生產菌袋多年,在食用菌行業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廠家生產的菌袋。,3、裝袋時避免菌袋破損,4、周轉、運輸菌袋時避免菌袋破損,裝袋過程是對菌袋衝擊最大的一個生產環節,首先要在設備上杜絕對菌袋造成的破損,其次是加強工人對減少菌袋破損的意識,要讓工人意識到,菌袋破損了一定會造成污染。,
影響香菇生長發育的環境包括:營養、溫度、水分、氧氣、光照和酸鹼度六大要素。其中營養是香菇自身構成的物質基礎,是生命代謝的能源,也是香菇獲得高產的根本保證。,香菇在分類學上隸屬於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口蘑科、香菇屬。香菇是木腐菌,和其他大型真菌一樣自身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香菇菌絲能夠分泌各種生物酶,這些生物酶能夠分解纖維素、木質素作為菌絲吸收的營養,同時還需要少量的礦物質、纖維素等。,,2、氮源,和其他生物一樣,氮源是構成細胞內蛋白質和核酸的主要營養元素,也是構成生命的重要元素,香菇菌絲能夠利用的有機氮是蛋白氨基酸、尿素和氨態氮,不能利用的是硝態氮和亞硝氮。高濃度的氮源對香菇菌絲生長和出菇階段都是不利的,後果是導致香菇子實體分化困難,出菇延遲。,香菇栽培常用的氮源原材料是米糠、麥麩、玉米面,米糠要用細米糠,玉米面的用量最好不要超過5%,否則容易引起雜菌感染。,3、碳氮比,香菇生長期間碳源和氮源的比例要適當,碳氮比失衡會導致菌絲生長不良,或者轉色困難、香菇子實體分化受到抑制。通常在設計配方時將香菇培養基的碳氮比控制在33:1左右。,菇行天下【手機/微信號:13674230281,QQ號:3140797309】,本文由菇行天下原創,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香菇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育階段都需要一定的維生素,正常配方中,新鮮的米糠和麥麩可以提供足夠的維生素來滿足香菇的需求。,在香菇的生長代謝中磷、鉀、鎂、鈣等起着重要的作用,鋅、鐵、錳、銅等金屬離子也可以促進香菇菌絲的生長。在香菇栽培中,只有液體菌種階段需要加入微量元素作為補充,栽培時,一般不需要添加,原材料中的天然礦物質能夠滿足香菇生長的需要。,5、維生素,很多朋友在設計配方的時候容易走兩個極端,一種是氮源過多,一種是氮源過少,如果氮源過多,菌絲生長過於旺盛,消耗過多的能量,造成轉色、出菇困難;反之氮源過少,營養不足,香菇質量差,產量低。,4、礦物質,香菇菌絲中具有分解木屑中各種有機物質的生物酶,可以將木質素、纖維素、半纖維素、蛋白質等大分子的有機物分解成結構簡單、可溶性的葡萄糖、氨基酸等,供給菌絲細胞利用。,1、碳源,碳源是香菇生長最重要的營養來源,它是香菇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主要原料,同時也為香菇提供能量來源。香菇菌絲可以利用碳源的種類較廣,包括單糖類、雙糖類和多糖類等。適合菌絲生長的單糖類如葡萄糖、果糖、乳糖等最好,雙糖類的如蔗糖、麥芽糖次之,香菇菌絲吸收澱粉的能力最差。,香菇母種和液體菌種階段我們可以將葡萄糖、蔗糖等作為碳源加入到配方中,但是在栽培階段通常碳源是有木屑提供的,可以栽培香菇的木屑非常多,除了針恭弘=叶 恭弘樹(松樹、杉樹、柏樹等)幾乎所有的闊恭弘=叶 恭弘木屑都可以栽培香菇,但是硬雜木類的殼斗科、樺木科等樹木的木屑最好。,最近幾年,由於木屑資源的減少,有些地區在配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玉米芯、棉籽殼等,效果也很理想。,需要注意的是,新鮮的木屑對於香菇菌絲生長不利,因為即使是闊恭弘=叶 恭弘木屑,在新鮮的時候也含有一定的丹寧類物質,存放一段時間的木屑,單寧等有害物質揮發后,有利於菌絲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