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空調,因為大棚的隔熱保溫效果有限,使用空調的能耗會比較高,所以大棚原則上並不建議使用空調降溫,一般只有在蘑菇的經濟價值較高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快手搜索:菇行天下,關注菇行天下快手號。,微信搜索:菇行天下,關注菇行天下微信公眾號。,在大部分地區,夏季溫度升高,食用菌生產的溫室(大棚)的溫度也會隨之升高,對食用菌的發菌和出菇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也就經常有人問,在夏季食用菌溫室(大棚)如何才能降低溫度?,首先,我們要清楚實際上我們先要做的並不是降溫,而是先要防止大棚因為強烈的日光而形成溫室效應導致的溫度升高。,草簾,除了可以防晒,在冬天也具有保溫作用,特別適合在北方食用菌大棚使用,草簾已經逐漸被大棚專用的保溫被代替了。,草簾有很強的吸水性,下雨時要注意大棚的承重。,3、保溫被,保溫被的防晒和冬季保溫效果最好,但是成本也是最高,一般只有在北方使用。,保溫被表面材料雖然是防水的,但不是完全防水,在連續多日降雨的情況下,也可能會滲入水分,也要留意防止超過大棚承重。,安裝水簾負壓風機,可以降低3-5℃,具體降溫幅度和大棚的保溫,和水溫等都有關係。,2、水簾,在大棚上面架設水管和噴頭,在中午溫度高的時候進行噴淋,起到降溫的作用。,在做好食用菌大棚的防晒和隔熱以後,才可以考慮降溫的措施。,1、棚上噴霧,水簾,因為其工作原理的原因,會增加大棚內的空氣濕度,發菌棚不建議使用,高濕環境增加污染的風險。,在食用菌生產中,周年生產是獲得很好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食用菌大棚做好降溫措施是實現周年生產的前提條件。,4、黑白膜,黑白膜,適合在冬季不需要進入陽光升溫的地區使用。,也就說在夏季,我們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大棚的防晒隔熱措施。,,大棚的防晒隔熱措施主要有:,1、遮陽網,2、草簾,遮陽網的優點是成本最低,使用的年限也比較長,安裝管理也比較方便。,水空調降溫效果比較明顯,但是對水源和水的排放都有要求,水空調的成本也比較高。,
菇行天下是從2014年開始在網上回答大家關於食用菌生產問題的,菇行天下博客(百度搜索:菇行天下)也是在那一年開通過的。,時間過得真快,到現在已經8年了。,這些年回答的問題可以說不計其數了,通過大量的諮詢,也對食用菌行業的整體現狀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種落後的生產方式導致大規模的污染、病害等頻頻出現,很多菇農也飽受其苦。,在這些地方,粗放的生產方式在於以前就是這樣做的,在於別人也都是這樣做的,而且都這樣做了很多年。,在這種情況下,你和他們說哪裡不對,哪裡需要調整,他們是很難接受的。,然而,食用菌行業的發展勢必會淘汰這種落後的生產方式,這絕不僅僅是食用菌行業的發展結果,更是社會發展的結果。,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有學歷,有經驗,有經歷的食用菌技術員更願意到大型食用菌工廠化企業中,有誰願意回到偏遠的農村呢。,而在食用菌技術員中,這種既能夠熟悉傳統品種栽培,掌握新的生產工藝技術員,又願意到農村去的技術員確實很少,可以說出現了斷層。,在生產方式改變以後,需要的不僅僅是測量酸鹼度了,則是需要專業的食用菌技術員了。,然而,僅僅是硬件上的改善是不足以支撐新的生產方式正常運行的,隨着生產規模的增加,污染、病害、產量低等問題依舊存在。,這說明技術的進步,並沒有跟上硬件的換代。,隨着市場競爭的進一步發展,傳統的食用菌生產方式會遇到更大的危機,如果連基本的酸鹼度都不了解,如果連基本的含水量都不會控制,工藝和技術沒有改變和提高,後續幾年將會面對生產和市場競爭的更大壓力。,現在是2022年,如果還在用20年前,30年前的生產方式種蘑菇不僅僅是做不好,不僅僅是沒有效益,也會非常累。,最近幾年,也有一些有實力的菇農建起了菌包廠、合作社、基地等,硬件上有了一定的改善,車間代替了大棚養菌,專業的滅菌器代替了蒙古包。,,在這些問題中,有一些技術問題比較複雜,而有一些問題也反映出很多食用菌生產者對於食用菌技術的欠缺。,就比如和酸鹼度有關的一些問題:,很多食用菌生產者不知道什麼酸鹼度,也不知道怎麼測量酸鹼度,那就更談不上正確的調節酸鹼度了。,手工板料→裝袋→蒙古包滅菌→開放式接種→大棚養菌,這種現象在平菇、香菇、木耳等品種中非常常見,特別時間比較久的食用菌產區中,這些菇農大多採用的是很多年以前的工藝。,
有人用香菇的長棒,打穴接種的方式做香菇的栽培種。,還有人用22或者25的大袋子,做平菇的栽培種。,這種用出菇袋做栽培種的方式是完全錯誤,容易導致污染和產量的下降。,栽培種,必須使用15-17cm的折角袋,用專用的套環、蓋子封口,發菌時間控制到20-30天(不同品種有區別)。,所以,做栽培種絕對不可以用大袋子。,添加菇行天下李老師微信,免費諮詢食用菌技術問題。,李老師:13674230281(微信號),大袋子做栽培種,栽培種的純度無法保證。,無論是香菇的長棒,還是平菇的大袋子接種后,封口方式決定了都非常容易污染,菌絲長好以後即使外觀看起來正常,實際也可能是帶有雜菌的。,菌齡長,活性差。,大袋子,發菌速度慢,香菇長棒發滿的時間需要30-40天,如果溫度不合適,發滿的時間可能會更長,發菌時間長會導致菌絲老化,不適合做栽培種。,做菌種,就要做菌種的樣子。,使用大袋子做栽培種,目的是省事,但是因為活性差、容易污染,反而提高了生產成本。,所以,做栽培種絕對不可以用大袋子。
在通風良好的菇棚中,平菇出現黃菇病的情況較少。,最後,大家經常問的是一旦出現黃菇病以後該怎麼辦?,李老師:13674230281(微信號),添加菇行天下李老師微信,免費諮詢食用菌技術問題。,平菇黃菇病,是平菇出菇期間最嚴重的病害了,每年都有大量的平菇種植戶出現黃菇病,而受到較大的損失。,實際上,平菇黃菇病就是因為平菇恭弘=叶 恭弘片受到細菌性感染而導致的細菌斑點病,發病機理並不複雜。,以前認為感染平菇黃菇病的是假單孢桿菌,菇行天下認為並不僅僅是假單孢桿菌可以導致平菇黃菇病,很多種細菌都可以形成這種細菌性黃斑,不同環境細菌的種類不同。,需要注意即使是抗黃菇病的品種,並不是就不會出出現黃菇病,只是相同情況下會比較輕一些。,2、做好菌包,做好菌包,這是預防平菇病理性病害的前提條件,目的是讓平菇子實體健壯的生長,才能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做好菌包包含的範圍比較廣,包括配方、原材料、滅菌、發菌、發菌溫度等。,3、做好出菇環境的消毒,高溫高濕,是導致子實體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菇棚的管理過程中盡量的避免高溫和高濕同時出現。,5、避免高溫高濕,低溫高濕,水不幹凈,這和平菇大棚大都遠離村莊有關,建議在建設食用菌大棚時就要考慮到用水的問題。,4、澆蘑菇的水要乾淨,在眾多的平菇黃菇病的案例中,使用淺井水、河水、死水等澆蘑菇的情況經常出現,這些水中含有大量的細菌,澆到平菇恭弘=叶 恭弘片上非常容易導致平菇黃菇病。,很多平菇種植戶遇到過低溫也出現黃菇病的情況,原因是低溫時為了保證大棚溫度會減少通風,甚至長時間不通風,導致菇棚內出現低溫高濕的情況,也容易出現平菇黃菇病。,出現黃菇病以後,應該儘快清理病菇,可以噴施常規的治療平菇黃菇病的藥物。,平菇黃菇病是一種病理性病害,病理性病害的特徵是一定有病原菌,病原菌大部分來自出菇環境,所以黃菇病多發於老菇棚,多發於環境不好的菇棚。,每年盡量做到一次10-15天的曬棚,一批菌包出菇結束以後及時清理廢棄菌包,大棚使用前進行環境消毒。,這種細菌,也會感染其他的食用菌,那麼為什麼其他食用菌出現類似的病害並不嚴重,菇行天下認為這和平菇的出菇管理加濕方式有關。,平菇加濕,大多採用直接澆水的方式,水+細菌,這是導致細菌得以侵染平菇子實體的重要原因。,,平菇黃菇病的預防方法:,預防平菇黃菇病首先要從品種開始,每年在引種時篩選一些具有抗黃菇病的品種,較大幾家食用菌研究所都有一些抗黃菇病的平菇品種。,1、選擇抗黃菇病品種,菇棚在澆水后,特別是澆大水以後,一定要進行通風。,2、做好菌包
經常有朋友問,種平菇到底是用玉米芯好,還是用棉籽殼好?,實際上玉米芯和棉籽殼各有優缺點。,玉米芯質地較硬,拌料前需要預濕,預濕以後能夠含有較多的水分,能夠提高整體培養基的含水量,這對於提高產量是有好處的。,最後,如果購買棉籽殼比較方便,建議以玉米芯為主,添加20-30%棉籽殼,用來改善培養基的透氣性,,將含水量控制在64-67%,同時還能具有很好的透氣性,發菌有保證,產量也有保證。,菇行天下手機號:13674230281(微信號),棉籽殼營養比玉米芯豐富一些,粗蛋白含量要大於玉米芯,棉籽殼的透氣性非常好,有利於提高發菌速度,但是含水能力不足。,如果不考慮價格,也不考慮配方中其他的原材料,只從玉米芯和棉籽殼本身上看,種平菇肯定是棉籽殼好。,但是,棉籽殼的價格也是遠遠高於玉米芯,這樣如果只用棉籽殼,那麼也是不合適的。,而且重要的是,要明確配方是一個整體,最終的產量和用玉米芯還是棉籽殼是有關係的,但不是絕對的,還要看具體的配方。,但是,用只用玉米芯為主料的配方,出菇會更快一些,產量更容易集中在前幾潮,菌包營養轉化較快,但是後勁不足。,如果配方合理,只用玉米芯為主料的配方,和只用棉籽殼為主料的配方產量區別不會很明顯。,
特別是年輕一代的菇農,他們絕對是無法忍受滅菌6天5夜這樣的辛苦,那樣還不如去打工了,到城市送快遞,送外賣也好,反而更加輕鬆。,滅菌6天5夜,雖然是個例,但是整個滅菌時間在24小時以上的還是比較多的,常見的是平菇、毛木耳、黃金針菇、木耳等品種。,抖音搜索:菇行天下,關注菇行天下抖音號。,菇行天下手機號:13674230281(微信號),在食用菌生產中,為了保證滅菌徹底,都故意增加了滅菌時間,這就導致很多工廠或者栽培戶的滅菌時間是偏長的。,但是,你能想象到有人的滅菌時間達到了6天5夜,儘管以前知道有2天2夜的,有3天3夜的,當聽到6天5夜的滅菌時間,我還是非常驚訝。,這是上幾天在直播時一位粉絲的實際生產情況,大致如下:,菌絲為什麼不吃料,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可以初步確定是因為滅菌時間太長太長導致的。,下面再說為什麼會出現6天5夜這麼長的滅菌時間?,影響滅菌時間的因素很多,但是導致需要這麼長的時間的原因主要有3點:,1、溫度低,這種土鍋土灶蒙古包方式的溫度很難達到100℃,一般都是在95-98℃。,這些傳統菇農,在這樣落後的生產方式下不僅非常累,還要面對市場不穩定帶來的巨大壓力。,滅菌6天5夜,這麼長的滅菌時間在一些香菇老產區中很常見,這種現象反映出傳統品種在栽培技術和工藝上的落後。,相信這位朋友在最初也不會是滅菌6天5夜,一定是因為部分出現了滅菌不徹底,而被迫逐漸提高了滅菌時間。,3、擺放方式,一棒壓一棒的碼垛擺放,非常密集,蒸汽不能順暢的流動,溫度的升高更多的是藉助於傳導。,香菇上市期比較集中,加上最近兩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流通不暢,市場需求也有所減少,香菇銷售不暢,收購價格極低的情況時有出現。,菇行天下在年輕的時候,自己也有過熬夜滅菌的經歷,深感其苦,到現在還是時常想起。,2、菌棒數量多,15000個香菇菌棒,即使在工廠化生產中也不會使用一個滅菌鍋來滅菌。,栽培品種:香菇,滅菌鍋類型:蒙古包,下面燒火產生蒸汽那種。,每鍋滅菌數量:15000棒,滅菌時菌包擺放方式:直接碼垛,先回答問題,再說這6天5夜。,諮詢的問題:為什麼有的接種穴菌種萌發以後,菌絲不吃料。,很明顯,滅菌6天5夜所代表的傳統生產方式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也會逐漸被淘汰。,
用於食用菌生產的溫室和大棚,在長度上建議在60-100米,超過100米對於食用菌生長影響不大,但會導致菌包和蘑菇的進出距離太遠,十分不便。,一般大家對溫室和大棚的長度沒有爭議,但在寬度上就容易出現錯誤。,溫室和大棚,栽培食用菌和種植蔬菜,最大的區別在於栽培食用菌要更多的考慮通風。,通風,一定會受到溫室和大棚寬度的影響,也就是說,要根據通風的方式來確定溫室和大棚寬度。,溫室和大棚的通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机械通風,對於机械通風的大棚,通常是連棟大棚,寬度不建議超過50米,超出50米通風距離長,通風效果會受到影響。,另外一種就是常規的溫室和大棚,依靠自然空氣流動通風,寬度不建議超過10米,通風效果較好。,李老師:13674230281(微信號),添加菇行天下李老師微信,免費諮詢食用菌技術問題。,
食用菌溫室和大棚,是非工廠化食用菌品種栽培的主要設施,在建造溫室和大棚的時候一定要先確定好方位。,溫室和大棚在栽培季節和使用地區上存在不同,所以要分開分析。,食用菌溫室的方位:,如果不考慮陽光,還要結合通風來選擇,即大棚的走向要和當地大多數時間的風向垂直,這樣有利於大棚的通風。,如果受到地塊形狀的限制,不能做到和風向垂直,那麼就要盡量增加兩棟大棚的間距。,食用菌溫室和大棚是基礎設施,一旦建設完成將無法更改,在建設之前一定要充分考慮採光、通風的需求來確定合理的方位和間距。,添加菇行天下李老師微信,免費諮詢食用菌技術問題。,李老師:13674230281(微信號),食用菌溫室,通常指的是帶后牆,一面可以採光的那種,也叫暖棚,在北方食用菌栽培一般會建造溫室。,在冬季,溫室的一面需要進入太陽光,形成溫室效應,提高溫度,所以食用菌溫室的方位應該是坐北朝南,東西走向。,如果考慮冬季嚴寒期間有更充足的陽光照射,需要偏西朝向,具體偏西角度和當地緯度有關,可以諮詢當地農業站得到當地合理的角度。,食用菌大棚的方位:,大棚在選擇方位時,如果考慮在冬季多進些陽光來提高溫度,就需要東西走向,一面朝陽採光。,食用菌大棚,通常也稱之為冷棚,一般使用大棚栽培食用菌的都是南方。,
隨着蟲草栽培數量的增加,蟲草綿腐病的發生也越來越多了,蟲草綿腐病病原菌、發病機理和金針菇綿腐病類似。,蟲草這種病理性病害,在各地的叫法不同,有的叫做白黴病,有的叫做支孢霉病,實際上導致這種白色黴菌病害的病原菌並不是一種,相似之處是都呈白色絨毛狀,所以菇行天下稱之為“蟲草綿腐病”。,很明顯,蟲草容易出現綿腐病和蟲草的栽培方式有關,蟲草膜下是一個小環境,容易出現濕度大、二氧化碳過高的情況,這是導致蟲草綿腐病的根本原因。,2、出草期間在不影響生長的情況下,加強通風(當然要在室內外環境好的前提下)。,3、蟲草生長的中後期降低溫度至16-18℃。,4、不影響生長的情況下,盡量降低濕度,特別是中後期。,5、出草不齊,草弱更加容易感染。,6、盡量增加兩次栽培中間的時間,空置期房間不要密閉,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李老師:13674230281(微信號),7、加強檢查,發現疑似感染要及時挑出來,這種黴菌容易成熟產生孢子,進而導致大量感染。,添加菇行天下李老師微信,免費諮詢食用菌技術問題。,還有一點很值得關注,蟲草綿腐病在5年以前很少發生,最近幾年就頻頻出現,菇行天下認為這和最近幾年蟲草單產提高有關,和管理過程為了提高產量的水分管理有關。,,
,蟲草綿腐病,1、栽培場所在每次栽培前要進行徹底的清洗、通風和消毒。,蟲草種植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最近幾年,在東北黑木耳主產區頻頻出現疑似因為菌種(某一個品種)而導致的出耳異常。,具體表現是:某一個品種生產的木耳菌包全部或者絕大部分出耳慢,出耳延遲,出耳不齊,最終結果是產量下降。,雖然因為配方、發菌、污染、原材料、氣候、管理等原因也會出現這些情況,確實很難確定是哪一個原因導致,但是如果在同一個時間,某一個品種的全部菌包都出現相同的現象,還是應該考慮是這個品種的問題。,但是,這也不是不做出菇試驗的理由,試想一個菌包廠少則幾百萬,多則上千萬的菌包,卻用着一個沒有經過自己驗證的品種,都要等幾個月甚至半年以後實際出耳以後才知道結果,這樣的風險是不是太大了。,平菇、金針菇、杏鮑菇這一類品種做出菇實驗比較容易,那麼木耳是露天栽培的該怎麼做出菇實驗?,實際上,木耳也是完全可以做出耳實驗的,也並不複雜,關鍵看菌包廠是否想做。,下面是菌包廠做出耳實驗的基本流程,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木耳菌包廠可以參考一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能夠實現目的即可,切勿完全照搬,要靈活掌握。,以下是以東北木耳菌包廠冬季生產為例的出耳實驗流程:,在木耳菌包比較集中的地區,不同菌包廠的出耳實驗結果還可以互相共享,實驗的結果就更加可靠。,出耳實驗的首要目的是淘汰不合適的品種,而不是篩選高產的品種,篩選高產的品種是菌種廠的工作。,出耳實驗的目的是驗證是否能夠出耳,出耳是否整齊,至於產量是次要考慮的,因為對於木耳來說溫室出耳並不是很合適,也是要逐漸摸索盡量模擬正常的出耳環境。,3、11-12月,出耳實驗,需要提前建造一棟或者幾棟高標準的日光溫室,要有暖氣和保溫措施。,也就是說在12月底,就可以提前判斷出引進的品種是否可以大量生產,東北地區雖然每年在1月份之前也有開始生產菌包的,但是大部分是在1月份以後生產的,從出耳實驗的時間上看完全來得及。,新一年的木耳菌包生產即將開始,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引起木耳菌包廠對於出耳實驗的重視,出耳實驗並不是增加生產陳本,而是用最小的代價,避免更大的損失。,1、8月,引種,轉接擴繁,驗證母種階段是否正常,認為比較好的品種引種數量5-10個,母種階段淘汰一部分,剩餘至少3-5個品種。,2、9-10月,母種→搖瓶菌種→發酵罐→實驗菌包,實驗菌包的數量盡量多一些,每一個品種建議不少於2000包。,無論是菌種廠(母種),還是菌包廠,還是木耳種植戶都不想出現這樣的問題,那麼誰能夠避免類似的問題出現呢?,顯然,木耳種植戶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也就是菌種廠和菌包廠要擔起這個責任來。,菌種廠應該在菌種選育、菌種生產、菌種規模化試驗上加強,對於一個新品種不要急於投入市場,能否做到這一點取決於菌種廠的技術和責任心。,菌包廠和菌種廠有所不同,一個菌包廠可能引進幾個菌種廠的幾個品種,這麼多的品種,哪一個會高產,哪一個會減產,不應該等到生產結束出耳的時候才知道,而是要提前的進行驗證,這就是出菇實驗。,而按照菇行天下了解,絕大部分的木耳菌包廠都沒有做出菇實驗,這和黑木耳是以年為生產單位的季節性栽培的品種有關,和生產周期比較長也有關。,出菇實驗在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中是很平常的一項常規操作,比如一個杏鮑菇工廠,絕對不會在沒有做出菇實驗的情況下將一個新品種投入生產,因為很明顯那樣可能會面臨巨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