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葯發展史
  菌物葯有文字記載以來常歸入“本草”一類,后逐漸演變為“芝草”,廣泛傳承相當長的歷史階段。而今可以肯定古時被稱為“芝”的食藥用物品中,部分就屬於大型真菌。成書於公元前200年時的《爾雅》中出現了“菌芝”、“中馗”等菌類名稱。東漢末的《神農本草經》中有了“青芝、赤芝、黃芝、白芝、黑芝、紫芝”等“六芝”記載。出現茯苓、豬苓、雷丸、桑耳、五木耳等菌類中藥名稱。南北朝的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以及《名醫別錄》中記載了“馬勃、蟬花”等菌類中藥。葛洪的《抱朴子》著錄了“五芝”,即“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其中將“菌芝”單獨列出,同時還記載了數百種菌芝名稱。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1578年)中記述了約200種的菌類中藥,如香蕈、馬勃、茯苓、雷丸、雞樅、木耳、槐耳、松蕈、杉菌、天花蕈、菰蕈、土菌、雪蠶、羊肚菜及“六芝”等32種,並從形、色、味、性能等方面明確了“六芝”屬於靈芝等大型真菌藥物。
  古籍中如唐代《菌性論》、梁代《名醫別錄》及元代《飲膳正要》等還記載了用小型真菌或絲狀真菌加工的醬、曲、酒等記載。地方性藥物專著《滇南本草》(1436年)中記載了雲南所產羊脂菌、帚菌、皂莢菌、七星菌、烏靈參等近30種其他“本草”未記載的雲南出產菌類中藥。
  常見於古籍記載及應用菌類中藥如像靈芝(赤芝)、紫芝(紫靈芝)、皂莢菌(樹舌靈芝)、馬勃(大禿馬勃、紫色馬勃、頭狀馬勃)、蟲草(蟬化、蛹蟲草)、雪蠶、雷丸、木耳、銀耳、槐耳(槐栓菌)、茯苓、豬苓、雞樅菌、香蕈(香菇)、烏靈參(黑柄炭角菌)、羊肚菜(羊肚菌)、桑黃(縫裂木層孔菌、火木層孔菌、哈爾蒂木層孔菌、橡膠木層孔菌等)、天花蕈等,其中有的名稱及藥用沿續至今。
  目前,我國傳統藥用及研究報道具有藥效的菌物有500種左右,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